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恒[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9期104-105,共2页
摘 要:对照个体化肺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改进和单纯热塑膜固定的肺癌患者在放疗时摆位误差,探究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靶体积-CTV以及计划靶体积-PTV外扩边界以及正常肺部组织受照剂量影响。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资料,共100例,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成固定技术改进组以及单纯固定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根据有关标准,勾勒出靶区,1次/周锥形CT-CBCT和计划CT图像匹配之后,记录上下、前后、左右三轴的摆位误差,用t检验进行分析。同时 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两组CTV至PTV外扩的边界。并且通过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双肺V5、V20、V3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一共进行了500次CBCT,平均一位患者行锥形CT 5次,其中固定技术改进组280次,单纯固定组140次。行CBCT时,如果有比较大的中心摆位偏差,需要及时纠正(一般>3mm为偏差较大)。两组固定装置三个方向摆位的误差结果显示:x、y和z轴方向固定技术改进组小于单纯固定组。其中x、z两轴的/接近,而y轴的/偏大,但均小于单纯固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固定技术改进组的中央型、周围型肺癌、左右肺癌的患者,在这三个轴方面的摆位误差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公式/,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甲乙两组PTV外扩之后,甲组相比与乙组,V5、V20、V30,均值分别减小了1.5%、3.1%、4.5%。结论:采用固定改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肺癌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精确度,同时可以缩小CTV至PTV外扩的边界,可有效减小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