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子夜》的史诗性追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丹丹 

机构地区:[1]天水师范学院

出  处:《雨露风》2022年第2期57-59,共3页

摘  要:《子夜》作为茅盾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它深刻剖析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结构,是“五四”以后现代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部30年代为数不多而文体意识明确的长篇小说突出的重大特点是融合了社会历史内容和作者本人对文本的理想追求两者的统一,也被称为史诗性。作者的史诗性追求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我素养,这种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宏大的、全景式的、总体的描写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史诗传统。

关 键 词:上海 全景式 大题材 传奇英雄 多重冲突 

分 类 号:G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