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文芳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期23-25,共3页
摘 要:分析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的影像特点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患者中,择取56例作为实验对象,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其经过影像学检查,且实施介入治疗,其中,有50例实施5FCobra导管、6例实施同轴微导管。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就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甲胎蛋白水平进行评估。结果:(1)在56例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后,确定其均为右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其主干相较于正常状态明显增粗,有5例患者病灶处于肝脏深部,比例为8.93%,有51例患者病灶位于肝脏表面,比例为91.07%。(2)一次性栓塞成功的有45例、经过2次膈下动脉栓塞方成功的有11例,成功率为100.00%。在治疗期间,出现膈肌痉挛的有8例(14.29%)、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有3例(5.36%),均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未对患者造成干扰。(3)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血管的具体状况,针对性的实施介入治疗,保证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可加以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