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茹丽红 

机构地区:[1]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病理科,山西太原030032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4期4-6,共3页

摘  要: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实施分析,为疾病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将本院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3例)作为主体,均以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且临床资料完整保存,对于患者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情况实施分析,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结果:23例患者中,胃部14例,小肠9例。肿瘤危险度分级结果显示,11例高度危险患者,占比是47.83%,中度危险患者有5例,占比为21.74%;低度危险患者有7例,占比为30.43%;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有14例肿瘤位于胃部,9例患者肿瘤位于小肠;肿瘤形状分析显示,大部分呈现为椭圆形、圆形,直径为1.5-8cm的肿瘤切面呈现为灰红、灰白或者暗褐色,质中、实;细胞分型结果显示,23例患者中,有11例呈现为梭形细胞,6例呈现为混合型,6例为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多表现为编织状、栅栏状、旋涡状排列,细胞量较为丰富。镜检结果显示主要以梭形、上皮样为表现,。上皮样细胞主要呈现为弥漫片状、索状排列,多呈现为圆形、多边形,细胞浆内存在空泡,细胞表面呈现为印戒样且向一侧推动细胞核;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D117阳性率是95.65%,CD34阳性率是91.30%,SMA阳性率是78.26%,S-100蛋白阳性率是69.57%。其中CD117、CD34的表达率最高,S-100、SMA的表达并不显著。结论:在目前临床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过程中,需充分研读HE染片,免疫组化CD34、CD117为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结合SMA和S-100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存在较为理想的推广价值。

关 键 词: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准确性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