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迪
机构地区:[1]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 处:《益寿宝典》2022年第21期59-61,共3页
摘 要: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于“胸痹”范畴,胸痹之名伊始是与肺系病证有关,后经历代发展,古代各医家不断丰富其内涵,由最初的肺系疾病到后来的心、肺病证又扩展到胸壁、咽喉、食道、胃等疾病。 中医表现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轻者胸闷,重则胸痛,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 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有寒邪刺激、情志劳逸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其病机关键在于心脉痹阻。 其病位主要在心,涉及其他四脏。 其总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转化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脏气渐亏,精血渐衰。 中医历来强调“整体观念”,在冠心病的辨治过程中尤为如此。 人体是一个整体,其中肾为先天之本,而脾胃为后天之本。 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其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因此在辨治冠心病的过程中应尤其重视“从脾论治”。 故在冠心病的治疗当中,以补气健脾为本,应将调脾治法贯穿始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