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霍桑《红字》的视觉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雨濛濛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207

出  处:《喜剧世界(中旬刊)》2022年第6期105-107,共3页

摘  要:自从50年代“新批评”指出霍桑作品的“模棱两可”后,“含混性”这一术语便以极高的频率在《红字》的研究中出现。霍桑巧妙地使用视觉叙事策略,使“看与被看”成为小说人物感受世界的主要方式。他有意地创造开放性的阐释空间,便于读者根据各自的期待视野做出多元的接受与解读,笔者认为,这便是造成“含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拟从红色、暗色、鲜艳色等颜色词和眼睛、凸面镜、水镜、天穹之镜等镜面意象两个方面分析这一视觉叙事策略。最后,通过回溯霍桑其人,文章试图进一步探究影响视觉叙事策略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红字》 视觉叙事 色彩词 镜面意象 

分 类 号:J[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