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姿势控制对重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研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德萍 段军[1] 吴德[1]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安徽合肥230022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9期177-179,共3页

摘  要: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联合姿势控制在重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DCP)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民生工程康复的重症DCP儿童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TOT联合姿势控制,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6月时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中的仰卧位与俯卧位(A区)、坐位(B区),精细功能评估(FMFM)中视觉追踪(A区)、上肢关节活动(B区)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1粗大运动:治疗前,研究组GMFM-88中A区与B区评分与对照组GMFM-88中A区与B区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GMFM-88中A区(23.31±8.48)与B区(16.08±6.6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GMFM-88中A区(13.19±3.94)与B区(10.08±3.31)(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2精细功能:治疗前,研究组FMFM中A区与B区评分与对照组FMFM中A区与B区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FMFM中A区(11.73±2.34)评分高于与对照组(8.60±2.1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FMFM中B区评分(10.20±5.14)高于对照组(6.93±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ADL评分:两组治疗前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姿势控制能提高重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 键 词:重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姿势控制 任务导向性训练 

分 类 号:R742.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