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倩倩[1]
机构地区:[1]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出 处:《楚天法治》2022年第18期133-135,共3页
摘 要:居住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早已存在,但直到?民法典?编撰才纳入我国法律体系.《民法典》物权编仅以六个条文对居住权予以规定,其他只能参照一般用益物权的规定.物权编第三百六十六条将居住权定义为具有“占有”“使用”权能的用益物权,在现有体系下难以实现保护弱者、提高社会保障的目的.本文立足于司法实践,分析实践中对居住权的具体需求;拟从设立居住权的目的出发,讨论居住权的定位和内涵,提出设立法定居住权、完善居住权主体和客体的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