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生成逻辑和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郎君立[1]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时代人物》2022年第36期170-172,共3页Times Figure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研究(编号:2017SJBFDY533)

摘  要: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对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大学生视角分析,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更侧重于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趋同感。从生成逻辑上分析,亲近感是前提,认同感是核心,趋同感是目的。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偏差,思政课与大学生距离感,社会实践的低效等因素都制约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生成。所以要消解大学生的认知偏差,拉近思政课与大学生的距离感,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 键 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生成逻辑 制约因素 实践理路 

分 类 号:C[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