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年第11期80-83,共4页
基 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课题(项目编号:SGH20Q222);2021年陕西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现代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转向研究”(项目编号:SLGFDY21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5G”和“教育信息化3.0”时代的到来,网络素养已愈发成为当今时代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而着眼于进一步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力度,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关乎互联网长远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必要因素。因此,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在新的时代下要出现切合的教育转向,主动迎合大学生主流多样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信息获取模式,既是站在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角度实现现代教育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转向。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下,现阶段学校教育对网络素养提升因网络传媒的信息传递差异、网络素养教育的圈层差异、网络信息传播与教育传播的价值差异等原因存在困境。因此要通过交融学校教育与网络素养培育、发挥网络信息多样化功能和构建同频的社会环境的方式营造网络素养教育高效作用的氛围,促使学生顺利实现在网络中的社会化。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