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鑫 陈晓峰[2] 邓奇威 邓旺龙[2] 曾向阳[2]
机构地区:[1]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泌尿外科,湖南郴州423000 [2]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南郴州423000 [3]惠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惠州5163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1期39-42,共4页
基 金: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科研课题资助项目(No:N2020-84)。
摘 要:明确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肿瘤残余的发生率、肿瘤残余的危险因素、肿瘤残余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1年9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行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并且之后又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膀胱肿瘤的初次手术和病理信息,灌注药物种类,肿瘤复发、肿瘤进展、以及患者生存情况和死因。统计患者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肿瘤残余状态;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残余的相关因素,利用Cox危险因素模型分析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来描绘无复发生存期,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比较。结果 共31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7例(22.5%)患者行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发现肿瘤残余;其余24例未发现肿瘤残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个数、肿瘤与三角区关系、主刀与肿瘤残余均无相关性。31例中复发3例(10.7%),1年复发率为0例(0%),2年复发率为1例(3.6%),3年复发率为3例(10.7%);进展4例(14.3%),1年进展率为3例(10.7%),2年进展率为4例(14.3%),3年进展率为4例(14.3%)。7例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肿瘤残余患者随访26~6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或进展,全部无瘤生存。其余24例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无肿瘤残余患者中失访3例;21例随访9~80个月,其中复发3例,进展4例。结论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肿瘤残余率仍较高,肿瘤残余的危险因素尚不确定。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可以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行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有肿瘤残余的患者通过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预后理想。
关 键 词: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二次电切 肿瘤残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