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志强
机构地区:[1]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发建设局,湖南长沙410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摘 要:超高段设置的位置选择是道路设计时常考虑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中常用的三种超高缓和段设计情况,比较了三种道路超高缓和段设计的三种形式。针对当LC(超高缓和段)<LS(缓和曲线)条件下其超高缓和段设计较为模糊的问题,本文通过“汇水面积”及道路排水“反排”段长度的思想对该问题加以研究论证,对同类工程中的超高缓和段设计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超高设计的弯道部分其汇水面积仅与行车道边缘至超高旋转轴的距离B、道路设计纵坡以及超高渐变率P有关。同时,改变超高渐变率P只能减少汇水面积却不能消除汇水区域,但通过针对性的设置道路纵坡可以有效避免排水不畅问题;当LC<LS时,将超高缓和段设置位置往靠近圆曲线处挪动能够减少一定的“反排”段长度。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超高缓和段设计起点位置的曲率半径应大于等于不设超高的曲率半径。在实际道路超高段长度计算中,要充分结合道路的实际现状,充分考虑多种因素来全面衡量计算结果,以便获得科学、合理的计算值。
分 类 号:U412.3[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