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钱钟书“化境说”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健 

机构地区:[1]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44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摘  要: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钱钟书先生指出“化境”,且他认为此当属翻译的理想境界,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局限特征。历经40余年的进步和发展之后,翻译学开始有了理论方面的进展,翻译学家们慢慢提出了翻译不再单单指一种语言行为的观点,且将其直指跨越文化的一种交际活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化”字贯穿始终,且逐步开始把作品由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目的就是为了能保证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翻译出来的结果可以达成一致,即就是能够借助合理的语言将原作作品真切的本质意义进行再现。实际上,通过“化境”帮助我们明确了翻译学未来应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并且指导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信”。基于钱钟书先生对“化境的诠释基础上,我们以对“化”字的英汉互译和词句翻译为例,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化境”一词的基本内涵,且更深入地探讨了翻译学中“化境”的实现路径,目的为具体探讨“化境”的可行性价值意义。

关 键 词:钱钟书 “化境论” 翻译实践 直译与意译 

分 类 号:D63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