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感染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之间的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丹妮[1] 张文柏 王天娇 陈菲[1] 陈积磊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省口腔医学中心,海南海口570208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5期37-41,共5页

基  金: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0A200350)。

摘  要:探讨3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感染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5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和20例阴道健康患者,分别采集其阴道分泌物和牙周龈下菌斑,通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的方法检测其中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的分布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牙周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和龈下菌斑中均检测出C.albican 、C.glabrata 及C.tropicalis 3种念珠菌;C.albican及C.tropicalis在实验组的检出率分别为40.4%和67.3%,大于其们在对照组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而C.glabrata在实验组的检出率为42.3%,小于其在对照组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中3种念珠菌在阴道分泌物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阴道健康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念珠菌是一类条件致病菌,C.albican 、C.glabrata 及C.tropicalis 3种念珠菌可能是龈下菌斑和阴道分泌物中的常驻菌群;3种牙周念珠菌感染与外阴阴道菌病相关性不明显,仍需扩大样本量及优化试验方法进一步探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念珠菌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牙周可疑致病菌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阴道分泌物 龈下菌斑 

分 类 号:R781[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