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及MRI测量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家兔肝脏脂肪含量的准确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晶晶 田甜 

机构地区:[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6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6期59-61,共3页

摘  要:分析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家兔肝脏脂肪含量的精准性进行测量。方法 选择50只雄性的新西兰家兔,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有家兔42只;对照组中有家兔8只。实验组需要对家兔进行高脂饲料的喂养,诱导家兔NAFLD,对照组则对家兔进行普通饲料的喂养,喂养16w。喂养之后多个时期对于家兔肝脏脂肪实际的含量进行精准的测量,首先主要是使用最小二程估算法(IDEAL)以及MRI和双源CT三维反相位以及同相位迭代水脂分离(IDEAL-IQ)去完成序列的最终扫描,采取扫描的方式测量获得多种单能图像上肝脏最终的CT值和IDEAL-IQ序列其中的质子密度脂肪分量(PDFF)以及MRI同相位以及反相位序列当前的肝脏脂肪分数(HFF),随后需要使用酸水解的方式去完成对新鲜肝脏其中脂肪含量的精准测量。并且使用Spearman完成对相关性的精准分析,对于单能图像上肝脏获得的CT值和PDFF以及HFF和肝脏病理的详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轻、中、重度脂肪肝以及对照组正常肝脏的获得的CT值和PDFF以及HFF值存在的差异具备一定国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脏脂肪其中的含量和CT值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和PDFF以及HFF值呈现出正相关(P<0.05)。双源CT去对80keVCT值和肝脏脂肪含量存在的相关性进行检测其中最优(r=-0.880);PDFF值和当前肝脏脂肪实际含量之间具备一定的相关性(r=0.940)超出HFF值(r=-0.851)。结论 和双源CT以及MRI三维同反相位序列扫描去完成对肝脏脂肪实际含量的比进行检测,IDEAL-IQ序列采取扫描的方式已完成对值和肝脏脂肪含量彼此之间具备相关性的测量。

关 键 词:脂肪肝 肝脏脂肪含量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分 类 号:R575.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