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及处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腾 

机构地区:[1]北京怀柔医院口腔科,北京1014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7期0020-0022,共3页

摘  要: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和处理。方法 通过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市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下颌骨ORN(放射性骨坏死)患者共100例,选取恶性肿瘤行血管口腔颌面部收治的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对照组)100例,包含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性肿瘤相关资料、放疗间隔时间、下颌骨ORN具体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包含局部创口感染、血管破裂、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其中下颌骨ORN显微外科重建局部创口感染、血管破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心理创伤整体发生率分别为35.00%、13.00%、14.00%、4.00%、2.00%。结论 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整体效果较好,情况优良。 关键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 放射状颌骨坏死是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4.74%-37.5%,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这种疾病起初被称作是放射性骨炎,后来被称作是放射性骨坏死,它通常会出现在下颌骨、上颌骨等部位,现在在临床上比较多的是放射性骨坏死。放疗后骨质破坏是一种临床上较为普遍的放射损伤, ORNM的治疗主要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而保守疗法的疗效与其发病机理密切相关。在 Marx三低理论的基础上, HBO被用于科研和临床,并逐步用于临床。多数研究表明,对于早期、病灶局限性放射性颌骨坏死采用保守治疗较为有效,目前对于软组织破损以及病理性骨折中整体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成为必然。在众多局部刮治、截骨等手术措施中,彻底切除死骨以及血管化骨组织目前被认可[1]。本文通过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治

关 键 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 并发症 

分 类 号:R7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