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8期1-4,共4页
摘 要:回顾性分析椎间孔狭窄与上肢节段性带状疱疹性麻痹(Segmental zoster paresis,SZP)的相关性,筛选上肢SZP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同时观察患者预后。方法 本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住院的C5-T1节段受累的带状疱疹患者,回顾性收集以下信息:(1)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疾、恶性肿瘤疾病病史;(2)带状疱疹受累主要节段、受累侧别;(3)是否出现上肢SZP;(4)是否合并受累节段颈椎间孔狭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ZP,分为SZP组与NSZP组,组间比较P值<0.1的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并筛选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反映模型的区分能力。结果 研究共纳入61例患者,其中SZP组11例,NSZP组50例。与NSZP组相比,SZP组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椎间孔狭窄是上肢SZ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校正后的优势比=40.0,95%置信区间(CI):4.57- 350.08,P=0.001]。模型预测准确概率为82.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该模型有一定的区分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855,95% CI:0.734-0.975)。结论 椎间孔狭窄是上肢带状疱疹患者并发SZP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 键 词:带状疱疹 节段性带状疱疹性麻痹 椎间孔狭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