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杂文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3期67-69,共3页
摘 要:三岛由纪夫的文学创作工于辞藻,多描述男色与死亡之美,优雅的语言与怪异的美相结合,使三岛的文学风格独树一帜。二战后日本文坛出现了一批“战后派”,文学创作转向探讨人在战争中的作为及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三岛认为天皇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所以无 法 接 受 战 败 后 天 皇 由“神”转变为“人”,因此而陷入困惑,并深深影响了其后的文学创作。三岛不同于“战后派”,他基于个人在战时和战后的体验,依凭个人主观观念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世界。细读《午后曳航》,会发现作品中体现的美学观与萨特存在主义美学观相似,笔者拟从存在主义美学的几个特征来具体分析《午后曳航》,探寻二者共通的美学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