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人工晶体计算公式预测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湘华 

机构地区:[1]北京丰台阜仁眼科医院,北京10001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9期13-16,共4页

摘  要:分析比较不同人工晶体计算公式预测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 在接受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患者中选择53例进行研究(86只眼)。手术前接受晶星900检查,并使用五种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患者IOL度数(SRK/T、Haigis、Hoffer Q、Holladay2、Barrett Universal Ⅱ),对比术前预测屈光度以及3月后实际屈光度,计算误差值。并按照患者眼轴长度将其分为三组,对比各组别屈光度的绝对误差值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计算公式绝对误差对比中,Barrett Universal Ⅱ最低,其次是Haigis,Hoffer Q表现最差,SRK/T、Holladay2的绝对误差相对偏高。结论 Barrett Universal Ⅱ对患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术后屈光度的预测效果更好,手术结束后的屈光状态相对较为稳定,尤其是对于眼轴长度在30 mm以上的患者来说,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

关 键 词:人工晶体 计算公式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屈光误差 

分 类 号:R77[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