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脉冲穴位治疗乳腺癌化疗细胞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玉兰 农丽[1] 王洪学[1] 余静 龙凤玲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及骨软组织肿瘤内科,广西南宁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外科,广西南宁530021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基  金: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课题名称:低频脉冲穴位治疗乳腺癌化疗细胞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及护理干预的影响;项目编号:Z20190612。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课题名称:长春瑞滨胶囊节拍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课题编号:Z-A20220687。2022年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OBE”理念下“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诊断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应用;课题编号:2022XJGY50。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课题名称: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脊柱转移瘤患者跌倒风险感知及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项目编号:Z-A20230735。

摘  要:探讨低频脉冲穴位治疗乳腺癌化疗细胞毒副反应的临床效果与护理干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2例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卡铂化疗方案,化疗前后均未使用升白针剂干预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对其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和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穴位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低频脉冲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后的中性粒细胞水平、胃肠道反应、达标例数和达标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干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达标率分别为87.09%和38.7%,达标时间分别为化疗后第三天和化疗后第七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0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脉冲穴位治疗乳腺癌化疗细胞毒副反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性粒细胞中白细胞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胃肠道反应有效减少,减少患者侵入性操作更利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增长治疗信心。

关 键 词:低频脉冲穴位治疗 乳腺癌 化疗 护理 

分 类 号:R737.9[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