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10期82-87,共6页
基 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20202257)
摘 要:通过掌握产后盆底肌功能的筛查情况,分析盆底肌功能障碍在产后妇女中发生的机率,总结盆底肌功能障碍与年龄、孕次、孕周、产次、分娩方式、孕前BMI、孕期增加体重等因素的相关性,从而避免或减少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发生;通过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以评估中医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完成盆底肌功能筛查的产妇,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将盆底肌功能筛查异常的90个病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治疗仪盆底肌肉训练,实验组予以盆底肌肉训练加辨证施治。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进行比较,评估两组产妇康复训练结束后的盆底肌张力水平。结果 孕次、产次、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对盆底肌I类肌电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孕周、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加不足对盆底肌Ⅱ类肌电值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孕前应保持正常的体重,合理控制孕期增重对预防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作用,且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功能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盆底肌肉训练联合辩证中药干预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导致的不适症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