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王喜 陈文换[2] 严晓苓 邢晨阳 成兰云[2] 路平 冀楠
机构地区:[1]涿州市医院消化科,河北涿州072750 [2]涿州市医院病理科,河北涿州072750
出 处:《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年第17期61-63,共3页
摘 要:探究分析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均接受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分析微血管密度。结果: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为64.00%,阴性率为36.00%;其中,肝癌组织直径>5厘米的患者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70.59%)明显高于≤5厘米的患者(39.39%);肝癌组织有包膜的患者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27.78%)明显低于无包膜患者(75.00%);肝癌组织有转移的患者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93.75%)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50.00%);肝癌组织高分化的患者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48.00%)明显低于低分化患者(80.0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直径>5厘米的患者微血管密度为(36.15±6.33)个,明显多于≤5厘米患者的(32.63±4.77)个;肝癌组织有包膜的患者微血管密度为(24.22±4.05)个,明显少于无包膜患者的(36.26±8.81)个;肝癌组织有转移的患者微血管密度为(43.77±9.11)个,明显多于无转移患者的(25.83±5.79)个,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均与肝癌的发生、进展、转移等有明显关联性,临床上可以通过分析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来了解肝癌患者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关 键 词:人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临床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