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晶晶[1]
机构地区:[1]北京工商大学
出 处:《区域治理》2023年第31期98-100,共3页REGIONAL GOVENANCE
摘 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手段已逐渐渗透到诉讼案件之中。测谎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目前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司法实践领域。测谎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帮助侦查机关审查、判断证据,发现案件线索,明确侦查方向。但由于测谎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测谎结论的准确性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实践中出现的杜培武等系列冤假错案加深人们对测谎结论的质疑,对此我国立法上只将其规定为侦查手段,认为其不属于法定证据种类,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本文将围绕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问题,通过总结我国适用测谎技术的现状,比较各国做法,得出测谎结论应当视为鉴定意见的一种,阐述测谎结论在我国证据化的必然性与可行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