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国民
机构地区:[1]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
出 处:《海外文摘》2023年第13期36-38,共3页Overseas Digest
摘 要:《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共有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读来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楚汉之争”是我国悠久的历史画卷中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一大背景下,诸如项羽、韩信等历史人物悉数登上历史舞台,诞生了“破釜沉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历史典故。自古以来,关于楚汉之争的讨论始终是史学界热议的经典话题。《鸿门宴》中所体现出的两大政治集团的领导人物刘邦、项羽各自的性格特点、行为处事的方式等因素,如同一场预言,暗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基于此,本文以司马迁的史传文《鸿门宴》为研究文本,细读这个故事,看其是如何预言楚汉相争的结果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