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出 处:《小说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18期59-61,共3页Novel Monthly
摘 要:于连的死因常被认为在于他认清了那个社会的罪恶本质,对宗教、爱情的绝望,最后为了捍卫尊严、坚守理想而死。但英国作家毛姆却犀利地指出于连性格与命运之间的矛盾:虽然于连凭冲动行事,但是在小说开头也让读者看到于连的力量正是在于他有强大的自制力,于连的热情、羡慕、憎恨、自尊、虚荣从未主宰过他,而其中最强烈的激情欲——情欲——也跟司汤达本人一样,与其说是迫切的欲望,不如说是虚荣的满足,然而在书中的紧要关头,于连做了小说里最要命的事——他的行事跟性格不符。的确,于连身上有很强的矛盾性,但是实际上正因为他的行为受到头脑和心理的双重控制,才造成了种种反常。在此,本文通过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对《红与黑》中于连的死进行分析,以探究其自杀的原因和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