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出 处:《科研成果与传播》2023年第4期0471-0474,共4页
摘 要:“反讽”是鲁迅作品的一大特点,是研究和理解《藤野先生》深层含义的关键。本文将基于“自我本位”的立场和“观世如戏”的角度去研究《藤野先生》中所采用的“反讽”手法。研究发现,《藤野先生》中采用的“反讽”有如下三种方式:情节模式反讽,言语反讽,情境反讽。正是通过这三种方式,鲁迅对兼具看客和演员两重身份的中国留学生的病态以及自身的卑劣处境进行讽刺,揭露国民现状并表明改变这种状况的迫切性。因此,研究鲁迅在《藤野先生》中采用的“反讽”手法以及作用,对于深入理解鲁迅的忧愤、爱国忧思以及美好理想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