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银星媚
机构地区:[1]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63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5期0054-0057,共4页
摘 要: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观察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择,经过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患者(共计104例),患者选自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搜集时间,2019.08.12至2023.03.24,组别划分,治疗方案区别,治疗方案——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纳入JD组,共搜集患者52例;治疗方案——静脉溶栓,纳入MR组,共搜集患者52例,比对治疗效果,并对治疗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治疗效果:①凝血指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情况:治疗3d后、治疗7d后,均有JD组纤维蛋白原(FIB)<MR组,JD组卒中NIHSS评分<MR组,差异显著(P<0.05)。②临床疗效:治疗后,JD组治疗有效率>MR组(值=8.454),差异显著(P<0.05)。(2)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5.051)、糖尿病(OR值3.768)、高血压病(OR值3.328)、缺血性心肌病(OR值4.133 )、治疗方法(OR值3.438)为治疗无效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治疗方式相比,在超早期急性脑梗塞治疗中,前者治疗效果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证明效果更理想,可改善患者凝血状态、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同时治疗中需要重点关注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年龄等情况。
关 键 词:超早期 急性脑梗塞 静脉溶栓 介入选择性动脉溶栓
分 类 号:R7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