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柳军
机构地区:[1]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柳州545006
出 处:《学生·家长·社会》2022年第38期0118-0120,共3页
摘 要:近年来,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在理念层面发生了较大变化,集中体现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追求成为教学的主导思想。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教学工作的人性化水平,致力于学生主体性的强化,促进教学的不断转型。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常规的授课之外,深挖诗歌背后的隐性主题,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充分感知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历史的源远流长,从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培植积极向上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文章据此探讨了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隐性主题挖掘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出中职语文教师要切实把握诗歌内容的特性,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学的辐射力,确保诗歌教学实现“曲径通幽”的突出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