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下广西杂技的非遗文化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凤玉 

机构地区:[1]博白县文化馆,广西玉林5376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0127-0130,共4页

摘  要:杂技表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按照杂技艺术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即,分为表演艺术类,其功能具有多样化特征,既可以达到娱乐效果,同时也可以在祭祖、典礼等隆重的活动中进行表演。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在中华文明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各地区因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作用,使得各地区的文化属性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广西地区而言,其较为流行的杂技表演中往往蕴含着祭祀语境,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民间神话、传奇故事的影子,因此,广西杂技也成了一种寄托民族精神、地区文化的重要表演活动,其也被列入了非遗文化体系中。基于此,本文也尝试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入手,对广西杂技的非遗文化特征、表达方式、当前发展形势等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审美人类学 广西杂技 非遗文化 

分 类 号:J828[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