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

作品数:324被引量:51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向丽王杰雷文彪海力波覃德清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浙江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科边界建构与理论前沿探索——评王杰教授《审美人类学前沿问题》
《中国图书评论》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冯芙蓉 
在当代多重语境叠合的时代背景中,美学与人类学的相遇既符合当下美学研究从纯形式走向文化研究的倾向,又积极地促成了审美人类学的产生。从学科边界来说,审美、文学、艺术,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既互相区别,又在一定程度...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学科边界 中国式审美现代性 悲剧人文主义 地方性审美经验 
审美人类学视域下民族音乐文化审美理念建构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为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孙千惠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一般项目“数字赋能贵州城乡美育共同体构建及协同机制研究”(无编号);2023年度贵州大学辅导员专题课题“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构建中的王阳明美学思想应用研究”(GDFDY202313);2023年度贵州大学阳明心学思想融入通识教育研究专项“通识教育目标引导下的高校美育志愿服务功效研究”(GDTS2023007)阶段性成果。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抓手,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理念对树立文化自信、助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审美人类学”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将美学研究的理论阐释与人类学研究的实践调研特质有...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民族音乐 审美建构 西南少数民族 
泉州西方宗教墓葬建筑的审美人类学考察
《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第6期12-18,共7页吴顺 周叶青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神仙传记语境中民众道教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22AZJ006)的阶段性成果。
泉州西方宗教的须弥座式墓葬有机地联结古伊斯兰教和古基督教的本土化诸教派,人以“旋转上升”的方式历经须弥座式墓葬的三至五层结构或教会建筑的三环格局,即以祭坛受洗的象征性行为表明完成“死亡—复活”仪式或事天仪式中伴随的净化...
关键词:伊斯兰教 基督教 须弥座式墓葬 “死亡—复活”仪式 审美人类学 
书讯·李修建主编“艺术人类学经典译丛”10种全部出版
《艺术学研究》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研究员主编的“艺术人类学经典译丛”,第一辑共10种,业已出齐。本译丛聚焦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研究。其中,《艺术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导论》为西方最早出版的两部著作,带有教材性质,构建了艺术人类...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原始艺术 研究指南 经典论文 前沿研究 教材性质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德宏傣族泼水节文化探撷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杨志虎 
以美国学者雅克·马凯和荷兰学者范丹姆审美人类学的方法考察德宏傣族泼水节,可以发现,德宏傣族泼水节植根于稻作文明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和滨水而居的乡愁旧梦,后与南传上部座的小乘佛教融合建构起了稳定的审美习俗,并通过现代理性、国家...
关键词:德宏傣族泼水节 审美人类学 地方性审美经验 审美习俗 审美幻象 
审美人类学下广西杂技的非遗文化探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0127-0130,共4页朱凤玉 
杂技表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按照杂技艺术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即,分为表演艺术类,其功能具有多样化特征,既可以达到娱乐效果,同时也可以在祭祖、典礼等隆重的活动中进行表演。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广西杂技 非遗文化 
当代美学的新形态:回顾与展望——《审美人类学前沿问题》书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4年第1期423-435,共13页雷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人类学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研究”(19AZW004);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艺术乡建理论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门复合型交叉性学科,审美人类学具有跨学科、多层次的开放性研究特点,在多重文化叠合的当代语境下,对审美人类学进行纵深而全面的研究,是把握美学当代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在19世纪晚期,部分人类学家已经开始关注不同文化...
关键词:当代美学 审美人类学 当代形态 交叉性学科 新形态 开放性研究 当代语境 审美活动 
边缘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的当代回响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4年第1期259-272,480,共15页向丽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人类学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研究”(19AZW004);202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艺术乡建理论与实践”项目阶段性成果
边缘是一种相较于中心而言的存在,常常因其无法归类而被视为“禁忌”,抑或被佯作轻松地打发掉,却又往往如幽灵般盘踞在中心的内核,不断扰动那些自以为坚固的所谓的“安全感”。在基于边缘向中心发出质询的人类漫长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美...
关键词:边缘 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 审美革命 审美平等 
当前国内审美人类学研究的进展、热点、趋势及建议——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4年第1期239-258,479-480,共22页孙文刚 黄怡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现当代审美人类学史研究”(21XZW019)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梳理并分析国内审美人类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研究机构和代表学者来看,中国审美人类学形成了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核心分布,...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文献计量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文学人类学的问题、路径与前沿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08-131,共24页徐新建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11&ZD1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西南多民族生死观与民俗考察研究”(17JJD730002)延展性成果。
文学人类学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创建的新兴前沿学科。在中外交汇背景及多元经验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推进学科话语的本土化和全球化。论文从学术研究的中国实践出发进行跨界对话,通过与艺术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交叉对比,阐释彼此...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 科玄并置 共时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