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幻象

作品数:67被引量:12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何明霞王杰顾颉陈后亮段吉方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礼典空间与青铜器物审美幻象的生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3-99,共7页李振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20&ZD263)。
三代青铜器作为礼器,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纹饰特性,承载了丰富的审美幻象。青铜礼器由稀缺的铜、锡等材料铸成,不仅象征国家权力,更在祭祀仪式中焕发出耀眼光辉,体现了礼典的庄严神圣。礼典空间的神圣性赋予青铜器物超越日常器物的地位,为...
关键词:青铜器物 神话叙事 礼典空间 审美幻象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德宏傣族泼水节文化探撷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杨志虎 
以美国学者雅克·马凯和荷兰学者范丹姆审美人类学的方法考察德宏傣族泼水节,可以发现,德宏傣族泼水节植根于稻作文明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和滨水而居的乡愁旧梦,后与南传上部座的小乘佛教融合建构起了稳定的审美习俗,并通过现代理性、国家...
关键词:德宏傣族泼水节 审美人类学 地方性审美经验 审美习俗 审美幻象 
大理“风花雪月”意象的形成及嬗变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72-78,共7页熊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白族美学思想研究”(16CZX067)。
大理“风花雪月”是组合苍山洱海间的四大景观形成的一个特有意象。该意象最早出现在明初大理隐士杨黼的诗作中,象征着负山面海,龙关扼塞的大理国及其政权,蕴含了元末明初白族社会剧变时遗民们悲伤忧郁的情感和心理。该意象组合在明清...
关键词:大理 风花雪月 意象 审美幻象 
审美幻象与乌托邦精神的信仰实践
《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第8期120-125,共6页王慧 
王杰的《审美人类学》将实证性的人类学与理论性的美学相结合,本文关注审美幻象,聚焦组成幻象的关键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制度,挖掘审美人类学重视地方性审美经验、关注边缘群体的特色。乌托邦精神是对审美幻象的提炼,从中既可以看出王...
关键词:地方性审美经验 审美制度 审美幻象 乌托邦精神 
审美幻象构建与参与式文化的当代影像表达——以网剧《隐秘的角落》为例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23-127,共5页陈月瑶 
随着媒介融合现象与IP影视化改编的不断成熟,网剧这一新型电视艺术逐渐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剧《隐秘的角落》一方面在叙事、镜头、空间造型美学及功能性配乐等方面进行了精英式的表达,呈现出充斥“余韵”的审美经验;另一方面,观众...
关键词:审美幻象 参与式文化 《隐秘的角落》 余韵 文本盗猎 
虚拟偶像:超真实、符号化与审美的幻象被引量:23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10期79-85,共7页叶大扬 
据爱奇艺全国创意策划中心发布的《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有3.9亿人正在关注虚拟偶像,二次元用户的规模与日俱增。初音未来、洛天依、翎LING等虚拟偶像的出现,给媒介时代的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关键词:虚拟偶像 超真实 符号化 数字劳动 消费主义 审美幻象 
虚拟在场与审美幻象的价值畸变--粉丝文化、“饭圈”乱象的审美文化分析与反思被引量:14
《当代电视》2021年第10期9-13,共5页彭文祥 周洲 
202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介文艺批评研究”(批准号:20YTA003)阶段性成果。
在互联网时代,粉丝文化、饭圈文化呈现出"网络化"和虚拟在场的新特点,其"投射—交互"机制在表现方式、意义生产、作用和影响力等方面也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在价值论维度的审美文化分析与反思中,"饭圈"乱象的产生与视觉文化偏倚的运行方...
关键词:“饭圈” 虚拟 审美幻象 视觉文化 资本逻辑 价值观 
影像系统中的音乐审美幻象——一种意象与形象的嬗变
《戏剧之家》2021年第25期143-145,共3页马腾 
本文以视觉影像声画系统中的音乐与音响的存在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系统美学的整体概念出发,以审美幻象为主要美学立足点,从意识层、心理层、美学层直至创作层去探讨影视作品中音乐与图像、声音与图像的幻觉构建,探索音乐与图像在心...
关键词:系统美学 审美幻象 意象 形象 幻觉构建 
身体审美幻象理论建构初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思考
《中国美学研究》2020年第2期112-142,331,共32页覃守达 
从身体的维度来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当代中国美学建构的重要视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一个全新的学术架构和发展之路是身体审美幻象理论建构。建构马克思主义的身体审美幻象理论,必须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身体审美幻象 理论建构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核心概念:幻象、流动幻象与幻象批评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0年第2期100-101,共2页王杰 肖琼 
什么是“审美幻象”呢?这个到现在为止确实还是一个不太确定的概念,如果按照现在的概念说法,它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域。詹姆逊在研究鲁迅时谈到了西方的文学理论已经走到末路,故而提出寓言批评。寓言批评在理论上与我的幻象理论有一定联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 詹姆逊 文学理论 审美幻象 理论表述 研究鲁迅 问题域 核心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