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精神

作品数:152被引量:20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贺来周惠杰李雁宋阔张彭松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布洛赫乌托邦精神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赵鑫蕊 崔磊 
2022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当代建构及其现实观”[22KSE407]。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布洛赫被越来越多人肯定为战后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及最具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布洛赫的思想在哲学界、历史学界以及法学界都激起巨大的思想浪潮。但仍有部分学者将布洛赫贬为“修正主义分子”,将布洛赫的...
关键词:布洛赫 乌托邦 马克思 
作为文化遗产的十月革命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3年第2期72-78,共7页李可 王金宝 
十月革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事件,争议的根源在于其被视为政治现象而非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十月革命历经百年而成为文化遗产。乌托邦精神建立了十月革命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相关性,创造了十月革命成为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十月...
关键词:十月革命 文化遗产 乌托邦精神 文化内涵 传承主体 
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精神》中的艺术形而上学
《外国美学》2022年第2期92-104,共13页李晓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审美乌托邦研究”(18BWW014)阶段性成果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一书将艺术、哲学和爱作为唤醒人类乌托邦精神的途径,从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两个维度展开对于艺术的形而上学特质和人类形而上学天性的探讨。他尤其重视音乐艺术,将音乐作为唤醒个体“自我相遇”进而与他人“共同...
关键词:乌托邦精神 艺术形而上学 自我相遇 共同相遇 
审美幻象与乌托邦精神的信仰实践
《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第8期120-125,共6页王慧 
王杰的《审美人类学》将实证性的人类学与理论性的美学相结合,本文关注审美幻象,聚焦组成幻象的关键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制度,挖掘审美人类学重视地方性审美经验、关注边缘群体的特色。乌托邦精神是对审美幻象的提炼,从中既可以看出王...
关键词:地方性审美经验 审美制度 审美幻象 乌托邦精神 
布洛赫具体乌托邦精神生成论研究
《西部学刊》2022年第12期164-168,共5页周福州 
19世纪末20世界初,犹太人的问题在欧洲再次出现了。犹太人在经济层面的提升使德国“反犹主义”发酵,犹太知识分子大多被环境所排斥。面对这种情况,犹太知识分子不断地尝试不同的解救自己的道路,布洛赫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乌托邦精神 犹太知识分子 宗教 
乌托邦精神与现实的人道主义——布洛赫道德哲学的历程及其启示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22年第3期56-61,共6页晏扩明 
恩斯特·布洛赫是20世纪以来德国最富盛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希望的哲学、一种具有乌托邦主义色彩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在实践中改变这个非正义的世界,才是未来乌托邦得以实...
关键词:布洛赫 人道主义 乌托邦 希望哲学 马克思主义 道德 
荷花香飘到瑶寨——衡阳祁剧原创大型现代戏《荷花细雨》的艺术特色
《文化月刊》2022年第4期78-79,共2页颜娃沙 颜千钧 
当人们奋力打造美丽乡村的时候,湖南省衡阳市祁剧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了一台赏心悦目、震撼心灵的原创现代戏《荷花细雨》,用心打造了一个具有乌托邦精神气质的理想乡村。故事以少数民族的瑶乡山村为背景,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在新时...
关键词:祁剧 乌托邦精神 美丽乡村 家乡建设 战友情 湖南省衡阳市 现代戏 荷花 
论平民教育运动中识字课本的建构及其动因被引量:1
《中国出版》2022年第5期61-65,共5页黄劲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中最富有成果的实践之一是识字教育。知识阶层在重估与确认了平民的价值之后积极开展具体行动试图给予平民以获取知识的自由,实现平民向公民的转变。本着将识字教育作为开启民智之首要任务,知识精英...
关键词:平民教育 千字课 识字教育 乌托邦精神 
书里书外
《第二课堂(初中版)》2022年第3期94-95,共2页熊雨竹 王广清(指导) 
路行千里,方晓前途遥远;书读万卷,才知人间百味。西方学者伽达默尔曾这样感叹:“当今时代是一个乌托邦精神已经死亡的时代,过去的乌托邦一个个失去了它们神秘的光环,而新的、能鼓舞和激励人们为之奋斗的乌托邦再也不会产生:这是我们这...
关键词:乌托邦精神 伽达默尔 形而下 当代人 西方学者 当今时代 
乌托邦反思与欲望时代的精神救赎——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思想价值
《社会科学动态》2022年第2期43-49,共7页张慎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在百年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着如何处理乌托邦实践与私人欲望的关系,反思了乌托邦实践的历史教训。小说通过对私人欲望与乌托邦实践的纠缠、为了乌托邦的“纯洁性”而极端压抑人的情感欲望及欲望泛滥时代中乌托邦...
关键词:格非 江南三部曲 私人欲望 乌托邦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