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作品数:30794被引量:34001H指数:4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单霁翔孙志国张继焦彭兆荣闵庆文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项目驱动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
《学语文》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王云 芦淳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项目驱动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b/2021/02/65)阶段性成果。
项目化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下,学生结合相关学习任务,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研究并解决一个真实具体的项目主题,从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学习模式。用项目化设计推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培育学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项目驱动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策略 
交旅融合背景下交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景区开发为例
《交通企业管理》2025年第2期34-36,共3页仲鑫 刘涛 常承宗 
交通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呈现。交旅融合作为交通与旅游深层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交通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保存...
关键词:交通文化遗产 悬泉置遗址 交旅融合 保护利用 共享发展 创新产品 
再中介化视角下石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2-70,共9页唐瑞蔓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足石刻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2020YBCB1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媒介化视角下‘新农人’数字影像实践研究”(23YJA860015)。
通过数字化传播,石窟文化遗产与大众建立起多重连接。聚焦“云游敦煌”“云游·大足石刻”“云上龙门”“云冈石窟全景漫游”等石窟的数字化文本,通过分析其再中介化机制,剖析石窟文化遗产的媒介特质及其数字化转型。经由数字媒介的再...
关键词: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播 再中介化 数据库 石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中的重大创新论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第2期6-13,共8页郝庆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为什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什么样的文化遗产”“怎样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习近...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重要论述 重大创新论断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再生产:基于广州车陂龙舟民俗的研究
《民间文化论坛》2025年第2期118-125,共8页温士贤 
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广东各民族互嵌式发展与民族事务治理研究”(GD24CSH07)阶段性成果。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历史文脉,它对维持地方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城市化和现代化在消解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在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和存在价值。通过对广州车陂的案例研究发现,地方管理者以传统龙舟民俗文化赋能社...
关键词:扒龙舟 民俗文化 文化遗产 社区治理 文化再生产 
文化遗产立法的理念变迁与历史溯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周刚志 唐文婧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的见证。与文化财产相比,文化遗产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及更广阔的外延,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类型。在文化遗产立法的发展历程中,立法理念经历了从“古迹保护”到“...
关键词:文化遗产 文化财产 文化遗产立法 
基于微信文本搜索的我国古道旅游发展探究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6-34,115,116,共11页万田户 戴五宏 林陈歆 鲍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闽浙赣交界区传统村落价值重塑研究”(24BMZ097);上饶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古道活化利用模式参照与路径选择”(24YB31)
古道承载历史、赓续文明,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古道旅游是古道活化利用可持续化发展方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古道旅游相关文本进行搜索整理,使用文本分析软件利用词频分析、共词矩阵与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对古道旅游发展进行探究。结...
关键词:古道 古道旅游 线性文化遗产 微信搜索 文本分析 
档案为媒 传递文化之声
《文化产业》2025年第10期34-36,共3页张婵 
档案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其不仅记载了历史事件、社会现象以及民众的生活状态,还记录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成为人们洞察历史和理解现实的关键渠道。在新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正迎来创新转型的机...
关键词:社会文化发展 档案 创新转型 文化遗产 开发与利用 传递文化 新时代背景下 
“身体-主体”生成实践:青年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的行为机制
《中国青年研究》2025年第4期14-23,共10页唐海源 良警宇 
本文从休闲视角出发,以我国民间组织中的海内外青年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构了青年文保志愿者行为决策模型。研究表明,青年文保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身体-主体”生成实践,即文保志愿服务是青年“身体...
关键词:身体-主体 青年志愿者 文化遗产 志愿服务 行为机制 
岳阳楼:楼孤属晩晴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5年第3期38-38,共1页杨颖 
中国的古建筑美轮美奂,它们历经沧桑、见证风云,它们有的是城市地标,有的是历史遗存,无论是什么,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为之赞叹、歌咏。本栏特推出“诗与古建”系列诗文赏析,带领大家循着诗文走近古建。
关键词:城市地标 历史遗存 岳阳楼 文化遗产 古建筑 文人墨客 诗文 见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