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金润
机构地区:[1]鄂托克前旗人民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62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7期0057-0060,共4页
摘 要:探究早期食管癌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价值。方法将早期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与标准符合者有60例,双色球法分组,有剥离组、切除组,均有30例,剥离组行ESD治疗,切除组行消化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研究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实施,观察病灶切除情况并比较临床指标,统计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剥离组有96.67%的完全切除率,有96.67%的整块切除率,均高于切除组的76.67%、73.33%,构成客观差异,P<0.05。病灶最大直径测定后在剥离组长于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测定后在剥离组低于切除组,手术时间比较后在剥离组短于切除组,构成客观差异,P<0.05。剥离组有3.33%的感染率,有6.67%的穿孔率,有3.33%的吻合口狭窄率,有13.33%的迟发性出血率,和切除组的0.00%、3.33%、10.00%、6.67%相比均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剥离组随访三个月、六个月时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切除组在上述时间点均有3.33%的发生率,两组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随访一年时再次统计复发率,其中剥离组低于切除组,即3.33%VS20.00%,构成客观差异,P<0.05。结论 ESD在安全性方面和EMR相当,在切除质量、恢复时间等方面有优势,且能降低远期复发率,建议早期食管癌患者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