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颖[1]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出 处:《秦智》2024年第4期0040-0042,共3页
基 金:本研究受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04M2022226)
摘 要: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虚假诉讼问题存在已 久。尤其是在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之后,立案门槛的相对 降低使得一些当事人有了可乘之机,虚假诉讼问题在短期 内频频抬头,不仅给诉讼相对人造成伤害,也扰乱了司法 秩序,损害了司法权威,亟须进一步加以规制。然而,当前 民事虚假诉讼面临着识别难度大、权利救济难以及惩戒力 度小等问题,只有不断地建立民事虚假诉讼的识别机制、 赋予民事虚假诉讼受损害人以求偿权以及加大对民事虚假 诉讼的惩治力度,才能有效对其进行约束,实现对当事人 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