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地里米热·吾拉木
机构地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11期0118-0122,共5页
摘 要:研究连续性认知行为干预用于慢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2.5-2023.5月阶段内受诊的慢性失眠症110例患者视作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两组划分,常规干预组实施常规药物干预,认知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增加连续性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睡眠改善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结果 调整前,两组患者PSQI量表、ISI量表数据之间比较p>0.05。调整后,认知干预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估均值(7.63±1.42)分、ISI量表评估均值(5.81±1.20)分,均较常规干预组(10.31±2.06)分、(13.67±3.49)分优,p<0.05;调整后,认知干预组患者在入睡难度大、睡眠时间短、睡眠多梦、早醒等症状评分上均比较低,p<0.05;调整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的多项数据评分之间p>0.05。调整后,认知干预组抑郁表现评分均值(13.25±1.35)、焦虑表现评分均值(14.62±2.09)、恐惧表现评分均值(13.67±1.33)、敌对表现评分均值(12.40±0.81),均较常规干预组优,p<0.05;认知干预组明显改善有20例患者、有效改31善例患者、无效改善有4例患者,总改善率是92.7%,高于常规干预组81.8%,p<0.05。结论 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连续性认知行为干预,不断改善患者睡眠障碍,降低不良症状积分,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需要被推广。
分 类 号:R7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