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燕 陈攀[1,2,3,4] 刘艳 李文峰 黄海
机构地区:[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海南三亚527022 [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海南三亚527022 [3]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三亚527022 [4]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三亚527022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4年第12期082-086,共5页
基 金:第三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建设项目(海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项目)。
摘 要:鱼类学不仅是一门水产养殖专业核心课程,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这些思政元素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知识结构完善以及综合素质提升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不仅深入挖掘了海洋类高校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中鱼类学的思政元素,而且着重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元素创新性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文章首先对鱼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明确了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生态文明理念、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它们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挖掘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应用方法和途径。这些方法和途径旨在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法,将鱼类学知识与现实社会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此外,通过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就鱼类学中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25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