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满如
机构地区:[1]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基 金:2023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精准思政视域下提升高职公共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WQNCX181);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第三期;项目编号(2023122522772与2023122597819);2024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提升高职公管类专业就业创业育人成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O.2024GXJK1142);2024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适应区域产业结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4WQNCX287);2024年度校级党建研究课题,党建引领视域下人才提升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研究。
摘 要:探讨精准思政视域下培育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积极求职心态路径探析。方法 对某高职高专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1329名开展问卷调研,分析其就业现状与观念、求职消极的心态以及对待“慢”就业的看法等,明晰大学生求职时考虑的主客观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的问卷有效度与可信度均大于0.8。某院公管类大学生选择中小企业只有22%左右,实际学生毕业的去向是70%左右是去往中小企业。就业观念影响最深的是来自个人以及家长,合计占比超过70%。毕业时,选择签约就业只有26%左右,实际某高职高专公管类大学生毕业去向直接就业超过60%。看待“慢就业”现象时,只有30%左右的同学会存在紧迫感。遇到困难时最迫切需要得到求职培训的帮助以及就业信息。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技能与未来工作岗位适应性一般占比过半。结论 精准“画像”,精准分析学生求职过力程中各种需求,并提高解决自身在求职过程出现的内心矛盾等心理问题的各项能,满足大学生对求职过程中困难的多元化需求。精准“供给”,精准掌握社会对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积极联动家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育积极求职心态,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精准“施策”,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统筹开展针对性系列求职培训活动,帮助毕业生走出就业困扰。精准“评价”,发挥考核评价“杠杆”作用,构建以过程为核心、效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专业自信,学生提高思政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催生思政促进积极求职的内生动力,实现知行合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