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阳
机构地区:[1]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2期037-040,共4页
摘 要:血管内介入治疗(intra-arterialtherapy,IA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时效性,评估治疗时机对患者预后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到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卒中发病后的6小时内入院,并按治疗时效分为两组:早期治疗组(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介入治疗,30例)和延迟治疗组(发病后3至6小时进行介入治疗,30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介入治疗的具体操作过程。主要终点为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及神经影像学评估,次要终点包括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卡方检验和t检验用于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早期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延迟治疗组,改良Rankin评分(mRS)显著低于延迟治疗组(p<0.05)。影像学评估显示,早期治疗组的脑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延迟治疗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早期治疗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成功率较高(p<0.05)。早期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低于延迟治疗组。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脑梗死面积,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表明,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
关 键 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 时效性 神经功能恢复 改良Rankin评分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