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切口标本取出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  者:胡延伟 连彦军 张晓伟 

机构地区:[1]邢台市中心医院,河北 邢台 0541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2期010-013,共4页

基  金:经自然腔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22ZC188。

摘  要:分析不同切口标准取出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120例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选取起止年份与月份为2019年9月至2024年9月,根据不同切口标本取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经腹部切口标本取出,另一组为观察组经肛门切口标本取出。将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数据指标,手术结束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与术后三年生存率所有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经肛门切口标本取出的观察组切除肠管长度与淋巴结清扫数量数据相比实验组,切除长度和清扫数量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经肛门切口标本取出的观察组(35.25±2.58)为此次手术治疗中出血量,(2.87±0.41)为此次术后排气时间、(1.58±0.18)为下床活动时间、(6.58±1.27)为患者此次从入院到出院的时间总和等围手术期手术指标优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者切除肠管长度与淋巴结清扫数量数据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经肛门切口标本取出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经腹部切口标本取出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经肛门切口标本取出的观察组术后6h、12h、1d、2dVAS评分分别为(5.59±1.29)(4.64±0.27)(3.47±2.94)(2.89±1.48);经腹部切口标本取出的实验组患者术后6h、12h、1d、2dVAS评分分别为(5.78±1.57)(5.17±0.54)(4.84±2.67)(3.25±1.37);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h、12h、1d、2dVAS评分优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年生存率均高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乙状结肠癌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中,对于切口标本取出,选择经肛门切口标本取出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围手术期手术指标较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 键 词:切口标本取出 腹腔镜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