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 20012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5年第2期201-204,共4页
摘 要:体温是人类的五大生命体征之一,由于和身体活动产生的热量,正常人体体温维持在36℃至37.5℃的低安全范围内,术后短暂和阶段性低体温(核心温度 < 36℃)是接受手术后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诱因。如药物吸收代谢降低、手术合并症增加、创伤愈合缓慢、感染、代谢减缓等并发症。手术期后低体温对凝血、失血和输液需求、药物代谢、手术部位感染和麻醉后恢复进程等有负面影响。因此,根据术后患者在复苏麻醉恢复室(PACU)低体温的临床特征,建立一套客观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低体温保护和改善的护理措施,进而提升和优化患者低体温护理和相关的评价指标。方法 采用术后于复苏麻醉恢复室(PACU)的患者覆盖医用棉毯,维持PACU内室温不低23℃,入室和出室时测量患者体温,局部身体加盖保温毯,输液中进行加温,每2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等护理措施直至患者体温指证恢复正常来进行对患者手术后低体温现象在护理措施上的优化和对低体温的集中特殊关照护理,建立了PACU护理期间的体温维持系列措施和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结合实践应用对该体系的执行率进行每季度的追踪和核查,并对特殊临床护理措施执行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分析。 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措施改善和优化,结合患者的体温保护的护理措施优化,通过一年的系统监测和体温维持评价,充分建立了确保针对PACU患者体温维持的护理改良措施,且通过患者的低体温并发症临床监测,发现该系统的护理改良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指数;为了维持该系统护理,建立了指标执行率分析,初步确立PACU护理期间针对手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月底,季度,年度超过近7000病例的指标评价和执行率分析,优化和提升体温的恢复和综合护理评估指标。 结论 PACU患者低体温护理措施
关 键 词:麻醉恢复室(PACU)) 低体温 护理措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8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