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瑶 李克[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江苏 苏州 215006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5年第2期077-082,共6页

摘  要:探讨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和预后的差异。方法 收集自2014年7月至 2024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一院病理确诊的75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患者的临床、影像以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75例患者中头颈部共18例患者,躯干四肢共57例患者。肿瘤最大径为1.5~6.5cm,平均(3.9±1.5)cm。既往复发、转移35例,其中头颈部13例,躯干四肢23例。通过SPSS统计发现:头颈部与躯干四肢DFSP的发病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扩切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部位的DFSP临床、病理以及预后有所差异。治疗策略的选择也应基于肿瘤的部位、分期、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治疗偏好,实施个性化医疗。

关 键 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不同部位 组织病理 治疗方法 预后 

分 类 号:R739.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