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教育转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美术课堂的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思渝 

机构地区:[1]四川美术学院

出  处:《海外文摘》2024年第19期0060-0062,共3页Overseas Digest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是维系民族情感与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被纳入教材,成为美术课程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顺应时代的教育创新。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地方文化资源,需经过开发主体对其的筛选和提炼,才能被真正转化为教育资源,融入美术课堂,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基于此,本文展开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美术课堂的路径研究。

分 类 号:J0-4[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