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艳丽
机构地区:[1]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中学,山东 菏泽 274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5年第3期021-024,共4页
摘 要:隐性教育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教育形式,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升教育实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道德实践的持续动力。然而,当前隐性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学校支持度不足以及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为进一步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需从构建生活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育环境以及健全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隐性教育的实施质量与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