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3期074-078,共5页
基 金:宁德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编号:2022J36)。
摘 要:探究青少年扁平足和正常足受试者在静态及动态条件下足底支撑面积及足部负荷的差异性。方法 纳入16名健康受试者和8名患有双侧扁平足的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的年龄介于10-12周岁之间;采用镜面成像评估受试者足印形态。使用FreeSTEP-V.1.5.999进行足底压力数据收集。分析受试者在静态站立和行走时足底的压力分布。结果 与正常足相比,扁平足呈现出了明显的足跟外翻,以及足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静止站立时,扁平足前足与中足的足底接触面积均大于正常足,(P<0.05),而两组间后足区域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区域的负荷比较显示,扁平足后足整体负荷及单位面积负荷显著性低于正常足(P<0.01)。尽管扁平足中足内侧的面积及负荷均较正常足增大(P<0.05),但两组间中足内侧的单位面积负荷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整个行走周期,两组足底压力分布均显示出较高的前足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扁平足的拇趾负荷显著性高于正常足(P<0.01)。并且,扁平足的外侧足弓载荷大于正常足(P<0.05)。在后足着地期间,扁平足的外侧足跟负荷低于正常足(P<0.05)。结论 患有扁平足的青少年在静止站立时相,以全足接触面积增大、中足内侧负荷增高及后足负荷降低为特征;在行走周期,表现为拇趾压力增高,外侧足弓载荷增大,以及足跟外侧负荷降低的承重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5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