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内容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实践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琼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华声》2025年第3期0126-0128,共3页

摘  要:《明朝那些事儿》将明朝历史故事与人物鲜活呈现,使往昔陌生、模糊的历史形象跃然纸上。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可以巧妙运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故事内容将思政理论深入浅出、生动阐释,让思政课堂精彩纷呈。本文选取了朱元璋、王守仁、于谦三个人物,从实践角度探讨如何将《明朝那些事儿》内容融合到思政课教学中,对未来相关教学探索亦有启发。关键词:明朝那些事儿;人物素材;高中思政课思政课堂126之地。在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四课《时代的主题》的教学中,可引用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例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美苏争霸不断,美越战争陷入胶着状态,苏军侵占捷克,中苏关系也逐渐恶化。在此紧张形势下,毛泽东主席借鉴朱元璋的谋略,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这充分展现了一种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通过这一实例,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二)将好学品质与思政课程融合在《明史》中,朱元璋被评价为“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他出身贫寒低微,有过出家为僧的经历,却能称帝,其人生经历对探讨高二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颇具启示意义。朱元璋在军事斗争中展现出临危不乱、果敢坚毅的特质,这源于他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尽管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虚心向学,积极接纳儒士群体,对知识怀有尊重之心,由此汲取了丰富的智慧与谋略,进而在诸多对手中脱颖而出,为大明王朝的建立与稳固奠定根基。以朱元璋的人生轨迹为教学素材,人生价值可提炼以下几个。

关 键 词:明朝那些事儿 人物素材 高中思政课 

分 类 号:C[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