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性弱视下视网膜微血管结构的探索与解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雪英 崔鲲龙 

机构地区:[1]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541199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5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211495):弱视治疗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微血管及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的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C20220980):OCTA在观察2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盘、黄斑区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通过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了解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前后的视网膜微血管结构变化。方法 自2021年7月起,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截止至2023年6月,共有3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就诊,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实施OCT检查,测量其浅层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eep capillary plexus,DCP)的黄斑微血管密度,测量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副中心凹的内层厚度和外层厚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视网膜微血管指标。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实施屈光矫正治疗、视功能训练,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视网膜微血管指标、最佳矫正视力、立体视觉,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指标与最佳矫正视力、立体视觉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SCP、DCP的黄斑微血管密度比对照组低(P<0.05),其黄斑中心凹厚度比对照组大(P<0.05),其副中心凹内层厚度、外层厚度均比对照组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CP、DCP的黄斑微血管密度均显著增高,其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变薄,其副中心凹内层厚度、外层厚度均显著变厚,其最佳矫正视力显著增高,其立体视觉的数值显著下降,P<0.05。经相关性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黄斑微血管密度(SCP、DCP)、副中心凹内层厚度和外层厚度均与其最佳矫正视力呈正相关(r=0.814、0.803、0.785、0.817,P<0.05),与立体视觉呈负相关(r=﹣0.839、﹣0.867、﹣0.769、﹣0.793,P<0.05);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r=﹣0.852,P<0.05),与立体视觉呈正相关(r=0.841,P<0.05)。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普遍发生异常改变,以黄斑微血管密度

关 键 词:屈光参差性弱视 眼科 视网膜微血管结构 黄斑微血管密度 黄斑中心凹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分 类 号:R777.4[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