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谨慎性与审计谨慎性的比较研究——兼议审计谨慎性的涵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刚[1] 

机构地区:[1]重庆工学院会计学院

出  处:《财政监督》2004年第3期36-38,共3页

摘  要:会计谨慎性和审计谨慎性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原则,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拟对其作一比较以加深认识。一、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原因及目的会计谨慎性产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十九世纪,在当时,会计人员存在着强烈的灾难意识,而真正的起因是会计估计和不确定性。由于会计信息有些由估计而来,而未来又具有不确定性,极难正确估计。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时,以对本期净资产及利润较为不利者为准,以求稳健。其具体做法是:于资产计价时从低,于负债估计则从高。

关 键 词:谨慎性原则 被审单位 谨慎原则 会计原则 会计 财政管理 注册会计师 注会 审计 

分 类 号:F233[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