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药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欧阳静[1] 王海[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  处:《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11-12,共2页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学分制是高等院校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单位而代替学年管理,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主要标准。学生具有一定的选修权,选择自己认为必要而且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与修读,这是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精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地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以显著优势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推崇,成为中国大多数高校的努力方向。中医药院校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分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中医药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劣势也不容忽视。一、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1.课程对应性强,专业转移的跨度小,课程体系庞大且结构复杂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中医院校属于单科性学校,适合培养专业技术或动手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中医学专业课各门课程之间有稳定的先行后续关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层次性、相关性、逻辑性。例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西医基础系列课,构成完整的西医基础且缺一不可,其开设顺序是先正常人体解剖学,后生理,再组织胚胎学,最后是病理学。而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是中医基础系列课,其开设顺序必须是先中医基础理论,后中医诊断学,先中药学,后方剂...

关 键 词:中医药院校 学分制 教学管理 

分 类 号:G642.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