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文珺[1]
机构地区:[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财经信息分院
出 处:《西北职教》2006年第10期-,共1页
摘 要:创新能力对于职校生来说,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立足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现代社会高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被逐步地取消。就个人而言,缺乏创新能力很难适应时代,很难生存下去。从长远来讲,要为国家民族做出更大贡献,没有创新能力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现代人最重要的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改革文化、科学、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要满足于学生学会,而且要教会他们会学;不要局限于学生掌握了几种技能,更要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技巧和精神养成,把教育教学的过程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性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性,要求教师创新性地教,学生创新性地学。例如:通过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力甚至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有时让学生做点事,只从因果关系上开展评价等,造成宽松的、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心理上开放,具有活力,深刻理解学生的伙伴,进而了解他们的能力、兴趣、态度等,为创新性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曾进行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将实...
分 类 号:G719.2[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